1.学科点历史回顾
徐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依托生物医学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江苏省医学影像与数字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医学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徐州市医学仿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承担了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理论及实验教学、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工作。本学科始创于1997年与中国矿业大学联合创办的医学影像工程专业,2018年获批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在2020年、2023年先后获批生物医学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
2.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学科逐步形成了分子影像与纳米医学、医学影像工程、生物力学与康复工程、生物医学传感、医学影像与人工智能等研究方向,在肿瘤靶向分子影像纳米探针、诊疗一体化纳米功能材料、医学图像的配准融合与特征分析、生物力学建模仿真等方面形成独特优势与鲜明特色。
3.学科带头人及团队介绍
学科带头人:李菁菁,博士,教授,医学影像学院院长,目前担任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六届委员会医学影像教育工作组成员、江苏省放射学分会第二届青年委员会青年委员、江苏省放射学分会分子与功能影像学组副组长、江苏高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理事、江苏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教育与科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影像专委会委员、江苏省康复医学会第一届远程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诊断分委会委员、徐州市医师协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先后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5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5篇,影响因子总计234,单篇最高影响因子34.09,中文论文12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江苏省医学科技奖、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高校科学技术类)三等奖、江苏省肿瘤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在人才培养方面,培养研究生6人获国家奖学金,1人获江苏省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 “333工程”培养对象二、三层次、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科教强卫”青年医生、江苏省第十四批“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等称号。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已形成一支团队结构合理、多学科交叉的师资队伍,团队获省“十三五科教兴卫”工程创新团队。现有专任教师45人,其中高级职称34人,占75.6%。具有博士学位45人,占100 %。获得境外高校学位10人,占22.2%。副高以上专任教师45岁以下占79.4%,最高学历工科占比48.9%,生物医学相关学历占比51.1%,35岁以下教师9人,45岁及以下中青年教师占82.2%,形成了一支理工医相结合,梯队较合理且年轻化的师资队伍,团队成员毕业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韩国全南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具有生物医学工程的专业背景,有丰富的海外研修经历,是一支以年轻教师为主的、充满活力的科研团队。学科团队获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2人,校师德标兵2人,校心目中的好老师9人。
4.学科科研情况
学科重视科学研究工作,积极推进实验室建设,鼓励青年教师外出进修深造,并多方面寻求合作以促进学术水平的整体提高。近年来本学科教师承担各级课题48项(其中国自然11项)。获教学、科研成果奖63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项,成果转化10项。
成果1. 基于纳米材料的精准影像研究:围绕“影像引导下的精准诊疗”这一目标,通过开发新型多功能纳米粒子,构建多模态分子影像探针与多功能纳米药物载体,在肾癌、乳腺癌、卵巢癌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早期诊断与精准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获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省医学科技二等奖等,获国家发明专利14项,发表相关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
成果2. 开发医学图像智能分析与诊断技术提高肿瘤精准影像诊断效能:首次提出基于神经网络的人类视觉感知特性的融合模型,实现了基于影像组学大数据的肿瘤个体化预后分层,筛选了基于影像组学特征的系列新型生物学标记物,为临床提供更丰富的个体化无创诊疗信息,临床应用患者1000余例,在影像权威期刊J Magn Reson Imaging等发表论文40余篇,获省新技术引进二等奖1项。
成果3. 探明不同术式和康复训练后运动功能恢复的生物力学机理:应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收集人体运动数据并用于人体的建模及仿真模拟,揭示在不同人群在不同运动条件下的生物力学潜在机制,研发成果同步国际前沿,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
5.学科科研平台实力
与本学科直接相关的科学研究平台有江苏省医学影像与数字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医学工程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医学影像综合训练中心、徐州市医学仿真研究中心、医学影像校重点实验室、徐州市影像医学与数字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本学科拥有科研教学仪器1700余台(套),包括小动物PET/CT、回旋加速器、荧光分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动态光散射纳米粒度分析仪、UV/VIS/NIR 吸收光谱仪、流式细胞仪、倒置荧光显微镜、三维运动影像捕捉系统、3D打印机、大电流放大器、压力传感器及人体心率与血压测量实验仪等仪器设备。本学科强调“医工结合”特色,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为基础,与上海联影、山东麦德盈华等公司签订教学科研合作协议,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共建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联合培养研究生,这些合作都促进了本学科的更快发展。
6.学科人才培养情况
学科坚持“医工结合”,不断致力于推动工科领域的先进技术成果在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康复医学等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培养复合型医学工程高级人才。所培养学生在挑战杯、全国数学建模等国内外大赛中100余人次获奖,获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9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2篇。已独立培养生物医学工程(学硕)研究生53人,交叉培养硕士研究生43人,在校研究生100%参与实验室研究,在校本科生55%参加实验室研究。所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爱校爱岗,创新能力突出,社会评价高,为生物医学工程高级人才的培养做出较高贡献,得到政府、社会、同行的普遍认同。
7.学科社会服务
生物医学工程是“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与医药是江苏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十三个先进制业集群重点培育产业,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被评为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在江苏所有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中排名第三。我校是江苏省苏北地区唯一一所招收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也是该地区唯一的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的发展有利于建立起培养苏北乃至淮海经济区医学工程复合高级人才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我校服务特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此外,通过融合我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等学科的资源与优势,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可以推动工科领域的先进技术成果在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康复医学等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有效解决临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推动“新工科”、“新医科”的建设与发展。
学科坚持“医工结合”,以学生为本,紧扣培养目标,培养立足苏北、服务江苏、辐射全国的复合型医学工程高级人才。经过不懈努力,办学水平和办学规模稳步提高,已为淮海经济区及其辐射区域的医疗卫生单位、医疗设备企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在产学研方面,本学科创新研发的仿真CT、MRI、ECT等模型和数字X线机摆位操作训练系统、介入治疗导管操作训练系统等虚拟软件产品已经装备生物医学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功用于多专业实践教学。同时也推广到国内众多高校,目前第三军医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10所高校已购买我们的仿真软件和实验教学模型,很好的发挥了徐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8.招生就业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生源充足,近三年本科及研究生生就业率均大于98%。学科坚持“医工结合”,培养复合型医学工程高级人才,所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爱校爱岗,创新能力突出,社会评价高,为生物医学工程高级人才的培养做出较高贡献,得到政府、社会、同行的普遍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