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简介:
团队成员中教授3人,博导2人,其中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5人获博士学位、并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团队秉承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以自身的道德修养、科研精神、专业水平为学生树立良好楷模。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持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迄今为止已培养毕业研究生161名,毕业后在“三甲”医院就业者140人,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业者56人,继续攻读博士者11 人,4人目前已成为学科带头人,1人获“全国新冠肺炎抗疫先进个人”。目前在校研究生52名。
团队近5年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30余项,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1项,国际多中心合作研究课题2项,欧盟开放合作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科技部重大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教育厅重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1项,市厅级课题5项,省“大创”课题12项、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12项,总经费超过1000万元,开展临床注册研究17项。近五年研究团队先后发表SCI收录论文、中华系列及核心期刊论著100余篇,参与编写专家共识14项,参编专著10部,其中作为主编或副主编编写的专著7部。五年来先后获各类科技成果奖励8项,获医学新技术引进奖6项。
优秀事迹:
与人为善,知足常乐 精耕细作,砥砺奋进
徐州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科的硕士生招生始于2004年,在近20年的研究生培养进程中,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硕士研究生,为国家输送了优秀的急救医学人才,也锻炼出了一支优秀的导师队伍,“神经系统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导师团队,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和成绩!
一、 立足急诊医学现状,聚焦人才队伍建设
基于对于当前国内外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院前、院内急诊医学人才匮乏现状的研判,我校审时度势,于2004年开始招生急诊医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由最初的每届3位研究生,逐步扩展到2021年度的每届21人,截至2021年共培养161人;导师队伍从最初的5人也扩大到35人(含兼职导师)。学科以聚焦急诊临床问题为导向,积极开展急诊医学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逐步形成了“神经系统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研究团队。导师团队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和集体智慧,在研究生做课题综述、科研选题和设计、读书报告、科研实施以及临床培训中倾力指导,开展研究生例会制度和定期汇报科研进展制度,从而为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打下了良好基础,并为后续科学研究养成了良好的思维和习惯,也因此获得了研究生的一致认可与尊重。
二、 凝练团队研究方向,取得丰硕科研成果
导师团队已经形成老中青在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科学合理的梯队,团队充分研判医学技术的进步在急诊医学领域不断推进,其热点问题不断凸显,最终凝练了“神经系统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研究方向之一,保持在江苏省急诊医学研究处于领先地位。团队先后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三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江苏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江苏省高校科学技术成果(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徐州市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徐州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淮海科学技术奖二、三等奖,华东六省一市生化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和徐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奖项等多项科研奖项。
燕宪亮,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先后赴以色列Rambam学院、美国MGH &HMS进行急危重病的基础研究与临床研修学习。多年来潜心急性中毒救治和重要脏器保护等基础和临床研究。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神经和心脏损伤,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防治,各种急性药物中毒的救治提出了新的理念和方法并获得江苏省和徐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多项。每周坚持参加急诊科教学查房2次,而且坚持为下级医师修改教学查房的病程记录,指导住院医师病历书写,每周主持(参加)课内学术例会1次,每年参加院内和徐州周边二级以上医院急性中毒等疑难危重病例会诊10次以上。
许铁,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严重创伤后神经系统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主持省市级各级科研课题14项,其中国际合作项目2项,江苏省政府社会发展(重点)项目1项,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获江苏省政府科学技术奖等省厅级奖项10项,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 20多篇,出版专著20余本 。
胡书群,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曾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医学部(UTMB)学习和工作。长期从事心、脑等脏器缺血性疾病的分子机理及防治研究工作,发表SCI收录论文近40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江苏省政府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项目、江苏省政府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上项目、江苏省科技厅与人才办“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科研项目资助基金、徐州市政府自然科学及社会发展基金重大项目、面上项目、徐州医科大学校长基金等10多项课题。
花嵘,主任医师,博士,曾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医学部学习,主要从事心肺复苏后脑保护的基础研究,并围绕中枢神经损伤的机制针对各类创伤后应激障碍开展科研工作,主持国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发表40余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
纵雪梅,主任医师,硕士。先后于英国布莱顿和苏塞克斯大学医院、美国奥古斯塔大学研修学习。主要围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治疗、转基因干细胞治疗、重复性经颅磁刺激治疗方面开展深入的临床科研工作,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参与两项国际临床多中心研究,发表多篇高质量SCI收录论文。
吕兰欣,博士,副教授。2014-2015年受玛丽居里国际来访学者奖学金资助赴英国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省、市6项,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发表SCI论文7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
三、秉承教育“四个面向”,始终坚持“三全”育人
导师团队是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导师队伍。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教育的“四个面向”,坚持“三全”育人方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立志为急诊急救事业奋斗终生的急诊医学高端人才。许铁教授、燕宪亮教授多次主持或参加群体性创伤和中毒等事故的救援和院内抢救治疗工作,在接受汶川大地震外转伤员的抢救、禽流感防控、丰县爆炸、灌南化工厂爆炸案、响水爆炸重大事件的救治工作中发挥了主要作用,特别是燕宪亮教授在今年徐州新冠疫情严重期间,亲自率队赴睢宁县人民医院援助指导抗击新冠疫情,身体力行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实际行动增强了课程思政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对于引导培养学生成长发起着重要的激励作用。
本着“与人为善,知足常乐”,导师团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关心、关爱每一位研究生。许铁教授给每届新生开学第一课,讲授“一名医生的成长历程”,结合自身和身边知名的医学专家先进事迹,向学生们详细介绍了如何从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开始,逐渐成为学术骨干,最后成为学科带头人。在教学过程中充满了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正能量奋斗精神。以自身的道德修养、科研精神、专业水平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楷模。燕宪亮教授给新生的第一节课,讲授的是“急诊医学导论”,从急诊医学的古今中外的发展历史,剖析急诊医学对人类发展的贡献,重点介绍了祖国医学对全人类的贡献,充满了爱国热情,教导学生要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到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中,要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通过每一位导师的言传身教,学生逐步形成辩证的医学史观、拓展了国际视野和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年安排一定名额的优秀研究生参与急诊医学界国内国家级和省级年会,部分研究生的研究成果参与会议交流并多次被评为优秀,极大提振了研究生自信、提升了我校急诊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美誉度。
四、顺应百年未有变局,提升岗位胜任教育
在百年变局和世纪之交下的新冠疫情,导师团队高度重视提升急诊医学研究生的“岗位胜任力”教育。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急诊医学研究生培养的系统性教育模式,定期开展研究生读书报告会与全科病历讨论会,坚持开展学术例会,导师和研究生定期面对面互动交流临床培训和科学研究中各环节的问题等,均取得丰硕成果。首先,各位带教老师选取典型病例,针对该病例介绍疾病的诊断、鉴别、病理生理以及治疗进展等做专题讲座;两名在读研究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外文文献做读书报告,读书报告的文献均位近两年的、权威杂志上的高质量、高影响因子、在本专业2区以上的文献;急诊医学专业规培已生、急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轮流汇报典型病例。
立足全面培养研究生及规培医生的岗位胜任力尤其是学术水平(发现问题的能力 、凝聚课题的能力、科研设计的能力、申报科研项目并顺利执行的能力、论文撰写的能力、成果申报的能力)。导师团队精耕细作,追踪相关领域的国际学术前沿促进学科(临床、科研水平)建设。同时,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为抓手,着重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意识。伴随而来的是青年医师的教学能力及临床诊疗水平也得到显著提升。
急诊医学专业是一个朝阳学科,也是全新的专业和事业,在进入新冠疫情常态化化管控之际,导师团队虽然也获得了诸多国家和省级的表彰和各种称号,当都仍然坚持在临床一线抗击疫情,为祖国的急诊医学事业默默奉献自己的一切,为徐州医科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