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
于妍妍,女,1985年9月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徐州医科大学青年特聘教授,2016年度徐州医科大学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2007年至2012年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博士就读期间荣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和上海市优秀博士毕业论文。2012年进入徐州医科大学任教。2021年晋升为教授。一直致力于生物活性物质高灵敏、高精准检测技术的构建,并将其应用于重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探究、早期诊断等研究工作。主持各级各类纵向课题8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特别资助、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it、Anal. Chem、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等期刊上发表高水平SCI研究论文23篇,其中一区论文13篇。指导多名研究生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研究生学术之星、徐州医科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等称号。
优秀事迹:
于妍妍教授2012年从华东师范大学博士毕业后,进入徐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教研室工作。2013年在汤道权教授的帮助下,成为一名药物分析研究生的第二指导导师。回忆起自己刚刚成为导师的那一刻,于老师仍然记忆犹新。“绝对是不安与激动并存”,于老师这样说到。不安是因为自己还是个刚刚毕业,没有任何带教经验的“伪”导师,而激动则是因为导师这个头衔带来的神圣感和使命感。“我该如何带教?”“学生会不会信服我?”“如何能在高效完成实验任务的同时,培养出独立自主、具有鲜明创新精神的研究生?”带着这些困惑,于老师开始在成长为一名合格研究生导师的道路上摸索前行。几年下来,收获颇多,既有殷实的科研成果,也有宝贵的实战经验,更是收获了难能可贵的师生情。
一、因材施教,倾心培育
于妍妍教授充分了解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研究生的特点是年轻,容易接受新思想,愿意传递新观念,善于发现新问题,勇于创造新事物。欠缺的是缺乏实际研究经验和能力,容易钻牛角尖。面对这样一个有性格特点的群体,秉持着“宽”、“放”、“带”、“压”的四字理念,于教授在带教过程中,特别注重为研究生创设宽松的学习和实验环境,鼓励研究生放手探索,带头创新以及在适当的时候及时施加一定压力。于教授认识到研究生的本质是与本科生不同的,他们不是简单的操作工,而是需要具备更强的创新能力和思维优势。在于教授的课题组,每位新入组的研究生,可以围绕着课题组的研究基础,不限于已开展的研究工作,独立查阅、汇报文献,并最终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在这个过程中,于教授放手让研究生自己查、自己想,允许他们大胆质疑,不去干预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天马行空”,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求真求实、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有时候学生提出一个很大胆的想法,但因为课题组没有人做过这方面的研究,想打退堂鼓。这时候,于教授会经常鼓励他们说:“这样做不是很有意思吗,这种设计应该很好玩”,并在组会上引导学生就该课题展开讨论,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术氛围,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即便后来实验效果不好,但学生在此过程中却收获了思想和思维上的质变,他们变得更加会思考、会分析每种方案的优劣利弊,这种素养对于未来就业也是一枚制胜法宝。
二、亦师亦友,共同进步
沟通交流是维持和谐师生关系和课题组运转顺畅的重要保障。现如今,很多研究生都是90后,甚至00后,在价值观、研究目标和对很多事情的认知上,与导师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不可避免造成了“两代人”之间有很大的沟通障碍。对于新时期导师与学生的关系,于教授认为应该是亦师亦友,甚至亦师亦父(母)的关系。所谓严师出高徒,对研究生高标准的严格要求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一定要有度,过于苛刻的要求,有的时候会适得其反。同时,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从心底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朋友。“试想,三年的研究生生涯转瞬即逝,但如果经过三年的相处,你和学生能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甚至在他们迷茫困惑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父母,而是你这位良师益友,这种成就感岂是一篇SCI论文所能带来的。”因此,在平日的工作中,于教授非常注重与研究生的交流,无论多忙,都会保持与研究生的联系,不仅仅是在学业和科研上,还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给予力所能及的指导和帮助。甚至有些研究生会就他们个人感情方面的困扰来咨询,于教授也是做到随叫随到,乐此不疲地与他们分享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些个人感受。当然,这方面的沟通交流必须是建立在尊重他们个人隐私的基础上。在爱护学生的同时,还必须要尊重学生,导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科研训练,不能因为自己的心情对学生的人格、自尊进行打击。“在带教过程中,我也经常会遇到学生课题进展不顺利,无论怎样修改方案,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会很着急,对学生表现出不耐烦。但后来我发现,你越是指责他,他越是不出成果。相反,如果彼此都冷静下来,我和学生坐在一起,仔细分析数据,理清实验细节,就能揪出不少出错的地方。”于教授这样说到:“这种方式对于解决实验难题是个不错的途径,也是建立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重要基础。”另外,于教授不论多忙,每周坚持进行组会汇报,不仅是学生汇报,老师也会就自己在本周所阅读到的不错的文章与学生分享。这让导师和学生之间保持了学术上的沟通不间断,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让所有人保持所所做课题的前沿追踪、讨论和借鉴,同时也会让学生和学生之间体会到压力的存在。
三、自我完善,言传身教
作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于教授时刻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和压力。为人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必须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提高完善自身的业务素质,积累经验,才能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和人格魅力启发学生、感召学生,使学生受益。为此,于教授对自己一直是高标准要求,始终坚持每日浏览最新文献,了解本专业领域新的知识、技术及其应用进展,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广泛阅读的同时进行总结、归纳和梳理,思考如何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指导研究生做出具有创新性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在指导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完善。经常外出参加相关学术会议,通过这样的途径,听取同行专家的研究报告、科研经验和体会,在与同行的交流中受到启发,获得新的灵感和研究思路。参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评审工作,包括学术论文、科研项目等的评审。通过这些评审,不仅可以让自己学习和了解到新的知识、技术和方法,而且可以从别人的研究中获得关于研究选题和实验设计等方面的启示,并不断提高自己对于实验设计和学术成果的评价能力。于教授认为导师不能只要求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有扎实的基础,还要在其他方面有较深入的交叉研究,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保持学科前沿的位置。此外,于教授在各方面都注重加强自我修养,具体体现在对时事政治的态度和观点、对学术事业的严谨和追求、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投入、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等言谈举止方面,为研究生作出积极表率。
多年的努力与坚持,于教授在学术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于2021年晋升为教授,先后被评为徐州医科大学青年特聘教授、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相关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面上)、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的资助。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it、Anal. Chem、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等期刊上发表高水平SCI研究论文23篇,其中一区论文13篇。指导多名研究生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研究生学术之星、徐州医科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等称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于教授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研究生的辛苦付出,而研究生在几年的科研实践中,也收获了专业知识、个人素养的进步。师生相处,更重要的彼此多一份理解和鼓励,多一丝沟通和微笑,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工作,师生就能共同进步,这也正是新时期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新的出发点。